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米袋子”可以说是关乎老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餐桌,粮食经历了种植、收割、存储、加工等各种环节。
在我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其中,生产和收获环节约占整体粮食损失和浪费的27%,储存和运输环节约占33%,加工和包装环节约占9%,消费环节约占31%。
为了做到“优粮优储”,各地也在探索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有效推进科学储粮、节粮降损。由于粮食入仓后,Z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灭杀储粮害虫。随着储粮管理技术的变革创新,粮食存储中的杀虫技术也从传统熏蒸杀虫,升级换代为氮气气调技术。
环流熏蒸技术是通过强制粮堆内气体循环,促进磷化氢等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虫目的的一项储粮技术。
在应用磷化氢进行熏蒸杀虫的场所,为了检测仓内气体是否达到有效浓度和气体分布是否均匀,熏蒸期间仓体是否有毒气泄漏,外环流熏蒸时仓外环流管道及其相关部分是否有毒气泄漏,开仓放气后仓内是否可以允许工作人员入仓工作等,都需要了解磷化氢气体的浓度水平,以便对熏蒸期间浓度过低时进行补充施药或当有毒气泄漏时进行及时补漏,或在仓内磷化氢超过安全浓度时给予警戒信号,保障入仓人员的安全等。
磷化氢熏蒸杀虫应在控制浓度情况下进行,在熏蒸过程中对磷化氢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磷化氢熏蒸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方面主要为化学防治,长期依赖于磷化氢熏蒸,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害虫抗药性增加,环境污染风险,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以及不能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粮油的迫切需要等。
而气调储粮是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既能保证粮食品质、延缓储粮品质劣变、抑制虫霉孳生、减少化学药剂污染,还能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储粮技术之一。
以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充分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与低温储粮技术相结合的控温气调储粮经济运行模式,成为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发展方向。
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是从空气中分离出高浓度氮气,通过供气管道,充入气密性达标的粮仓中,置换出粮堆内的氧气,长期保持高浓度氮气,在粮堆内形成不利于害虫、霉菌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减弱粮食自身的呼吸代谢,实现虫霉物理防治、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抑制发热生霉等安全储粮的目的。
氮气在空气中占比78%,是一种惰性气体,虽然听起来陌生,但用途却很广。大家常吃的薯条薯片,鼓鼓的袋子里其实就填充着食品级氮气,粮食保管中应用的氮气气调技术,其实就是把粮仓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薯片包装袋。
如今,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和低温储粮技术已成为南方常用的绿色储粮“黑科技”,先进的储粮技术也实现了粮食的保质减损。数据显示,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已超过98%,一个储存周期综合损耗率已降至1%以内。
近年来,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储粮更加普及,智慧粮仓逐步“出圈”。
智慧粮仓体系中布满了各类传感器,既可以随时采集着各层各点的粮食温度、湿度等信息,还可以综合气象预警、侵入报警、人形识别、吸烟警报、粮情监测、作业现场管理等多种功能,实现数字化智能管理,推进粮仓减损提质。